天赋初显
一封自荐信农村娃敲开成都七中大门
首先,让我们将时光回溯到张伟显露数学天赋的中小学生涯。
1981年,张伟出生在大竹县农村,他是家里的老二,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。父母务农,兼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。
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,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成乡小学。正是从那时候开始,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。当时奥数还不流行,更不普及,数学老师也只是在课余给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参考资料,包括韩信点兵、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趣味数学,以满足少数人的求知欲。而张伟便是这少数人之一,随之而来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,并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。张伟就此说,小学数学老师在他启蒙阶段给了很好的引导。不经意间,为他打开了一座藏满奇珍异宝的宝库。
后来,张伟考上大竹县中学,此间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,轻松拿下一等奖。学校老师遂告诉张伟,学校曾经有同学因之被成都七中录取,希望他也能够去试一下,毕竟这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。
张伟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。“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,就写了‘七中校长收’。”没想到过了几天,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,只有半页信纸,大意便是——“热烈欢迎你来成都七中上学。”就这样,张伟成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。
学霸养成
羞涩的“伟哥”每周上节课给同学补数学
刚到七中的时候,张伟留给同学的印象则是,几乎每天都在座位上,不停地演算。他课桌上堆满了课本和练习题,每当他算累了,就会从书堆里抬起头来,扶一扶眼镜,跟旁边的同桌聊几句,然后又埋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。张伟说,他话不多的原因是跟同学之间的交流有障碍,因为大竹方言与成都话有很大区别,经常同学听不懂他的话。
然而,如果就此将张伟归入木讷的书呆子,显然就跑偏了。不少同班同学回忆,张伟比班里大多同学年长一岁,加之人缘极好,因此被大家亲切呼之为“伟哥”。在同学的印象中,那时的张伟头发还很茂密,皮肤很白,戴一副黑色框架眼镜,笑起来比较羞涩。
说起学霸“伟哥”,在同学张洁洁印象中,他就没有考砸过的时候,特别是数理化,相比其他同学有压倒性优势。而作为班长兼任数学课代表,每个星期还有一堂课,讲台固定是属于“伟哥”的——为同学解答数学疑难。张洁洁说,他时而奋笔疾书,时而低头沉思,黑板上总是写得满满当当,只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把那么珍贵的板书拍下来。
高中时期,张伟几乎常年都穿一件白色衬衣,而冬天则在薄衣上罩一件外套。张伟上高二的时候大病了一场,并住院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。为此,从班级到学校还发起了倡议募捐,以减轻一些负担。
高中毕业那年,张伟作为四川省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,由此获得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