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安雨城区席草村:产业“蝶变”老百姓“家底”厚了
站在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席草村山腰,雅安新城区风光尽收眼底。随着席草村基础建设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,昔日贫困村沿着低缓的山势,在竹林的掩映下正变得日新月异。
席草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,原来的席草村,村民们都是各自发展,大多选择种植玉米、蔬菜等传统农作物,自给自足,收益甚微。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,从2016年开始,席草村开始调整产业结构,增加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,鼓励农户发展脆红李产业,从2016年至今,全村共种植脆红李1100亩,现已进入试果期。
2018年,席草村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,村“摘帽”。
在村民姚明忠的脆红李基地看到,一颗颗色泽暗红的李子挂在枝头,果大饱满,摘下一颗放在嘴里,香甜可口。
为支撑产业发展,在帮扶单位协调下,席草村多次邀请市农科所专家给群众办林果产业管护知识培训班,采取“统一管理、统一销售”的模式,引入相关农业公司对席草村产业进行全程指导,包括施肥、打药、修枝等,引导群众科学种植,提高群众对脆红李的管护水平。全面投产后,预计每株脆红李产量将超过100斤。
在席草村村道两旁,一种藤叶相间的植物随处可见。“这就是我们另一种特产——土耳苕。”姚明忠介绍,这种土耳苕不占耕地,生命力强,荒山荒坡都可以种植,大概在每年10月成熟,逐渐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。
“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很长的过程,农户们的固有思想也需要时间转变。”席草村第一书记胥光品说,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,为了保障农户依旧有收益,在倡导村民种植果树的同时,也鼓励农户种植茶叶、土耳苕等收效时间短的作物,将长效和短效经济作物相结合,即“长+短”模式,让农户短期内有收入,长期有盼头。
同时,根据农户家庭条件和劳动力情况,席草村还鼓励村民发展养殖,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,养殖为种植提供粪肥,形成“荤+素”种养循环模式,做到种植养殖两互促、节本增效两不误,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。
“我们虽属于山区,但我们村都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,且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、户户有硬化路、家家用安全稳定的水和电,并接入了通信网络(卫星收视),还接通了天然气。”姚明忠对村中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赞不绝口。
猜你喜欢
- 雅安宝兴:下沉一线,干群齐力清淤复产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10号 15:09
- 陈建伟调研“8.18”特大暴雨引发洪灾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10号 14:28
- 雅安飞仙关镇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让川藏线上的明珠重现光彩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10号 14:24
- 三雅园开园 点亮雅安“夜经济”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09号 13:48
- 芦山县:村民团结协作 自发抢通水毁便桥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09号 11:43
-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(二期)项目正式开建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09号 11:42
- 宝兴县召开县委政法委员会第五次(扩大)会议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09号 11:42
- 围绕“一区两地一枢纽”定位 为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贡献石棉力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09号 11:39
- 雅安市人民医院李娟荣膺“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”
- 评论() | 分享09月08号 17:04